广东已推动4.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
广东已推动4.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
广东已推动4.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
数字化转型成为(chéngwéi)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答题。图为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广东企业展区(zhǎnqū)。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 摄
得到全国(quánguó)推广的广东制造业(zhìzàoyè)数字化转型“链式改造”,又有了新玩法。
5月27日,全省制造业数字化(shùzìhuà)“链式(liànshì)改造”交流会在中山举行。记者在会上获悉,目前,广东省推动了4.4万家规模以上(yǐshàng)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(zhuǎnxíng);累计培育300多个“灯塔式”标杆项目,其中100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试点(shìdiǎn)示范;重点培育9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,居全国第一。
“海外重要客户在验厂时(shí),看到我们的‘5G制造大脑’,坚定了他们下单(xiàdān)的信心(xìnxīn),为我们带来了一年约30%的订单增长!”谈到“链式改造”带来的变化,广东日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(fùzǒngjīnglǐ)谢凡喜上眉梢。
这是广东制造业(zhìzàoyè)数字化转型“链式改造”的缩影。从(cóng)“单点突破”到“链式改造”,从龙头企业示范到中小企业普及,在广东制造业数字化团战中,产业链上下游(shàngxiàyóu)企业正在全民“上分”。
优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(shēngtài)
制造业(zhìzàoyè)数字化转型面临的(de)技术攻坚、资金投入、人才短缺等多重(duōzhòng)挑战,亟须构建系统化、协同化的生态支撑。为此,广东近年来不断聚合产业资源,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质生态。
为解决“找(zhǎo)谁转”“怎么转”等(děng)核心问题,广东建设省级(shěngjí)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,汇聚技术、金融、数据、人才等多方资源,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(fúwù)平台,提供产品选型、技术验证、应用推广、供需对接、人才培训等数字化改造一站式服务。
与此同时,全省各地结合自身优势,积极探索具有(jùyǒu)地方特色的数字化转型(zhuǎnxíng)生态。
比如,广州通过“一库一平台”,推动“链”上低成本、快速化转型。立足中小企业(zhōngxiǎoqǐyè)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,加强(jiāqiáng)“小块轻准”产品供给,打造“1清单1平台1适配(shìpèi)库”,减轻企业转型负担(fùdān)。目前平台企业用户超2000家,产品供给超500款。
通过上述举措,广州构建了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供应链模式(móshì),以平台为牵引的产业链模式,形成“1+1+N”服务生态,遴选明珞装备、欧派家居等数字化(shùzìhuà)(shùzìhuà)牵引单位,联合(liánhé)数字化服务商发掘意向改造企业。
深圳宝安则加快资源聚合(jùhé),以平台支撑(zhīchēng)产业链资源深度协同。一方面,培育速加网(sùjiāwǎng)、云工厂等行业型平台,深度整合机械加工产业链,构建分布式系统制造网络。目前(mùqián),这两个平台共汇聚超过1.4万家机械加工制造企业,服务(fúwù)客户累计超过13万家,通过数字化转型,其产能利用率提升30%,交期准确率达97%。
另一方面(lìngyìfāngmiàn),深圳宝安还培育多层次专业性平台,赋能产业链企业实现设计协同、制造协同、物流(wùliú)协同、集采集销等多种协作模式。
东莞松山湖则突出载体(zàitǐ)的功能(gōngnéng),构建数字化的服务支撑生态。同时,松山湖还打造了东莞首个数字化服务平台(fúwùpíngtái),汇聚100多家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商,沉淀了超过170项全流程的解决方案,助力全市超过7000家微商企业开展数字化的转型(zhuǎnxíng)升级。
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,还要解决“不敢贷”的难题。为此,中山(zhōngshān)创新“数字贷”金融政策,破解企业转型资金难题。具体来说,通过(tōngguò)银行贷款开展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,对数字化系统和相关设备投入通过“数字贷”政策给予(jǐyǔ)全额(quáné)贴息(tiēxī),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获3000万元贴息。
目前,中山已建成“数字贷”平台,设立5亿元(yìyuán)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池,推动11家银行发布16个(gè)金融产品,累计完成155个数字贷项目备案审核,提出16亿元贷款(dàikuǎn)需求,实现授信(shòuxìn)项目74个,授信额度9亿元,带动项目计划总投资21亿元。
链主企业搭台 AI技术(jìshù)唱戏
在“链式改造”中,“链主”企业扮演着“火车头”角色(juésè),AI则为(wèi)车头装上了智慧大脑。
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总裁金江(jīnjiāng)介绍(jièshào),通过“工业互联网平台+应用”的链主赋能模式,美云智数为供应链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、低成本、快部署、易运维的应用解决方案。
“该模式以云端应用为核心,重点推进(tuījìn)AI视觉检测系统的落地应用。”金江介绍,基于软硬一体化设计,企业可先在(zài)工业(gōngyè)互联网平台(píngtái)上完成AI模型的云端训练,再将优化后的模型快速部署(bùshǔ)至供应链企业生产现场。现场部署的AI运营平台可实时运行检测模型,实现产品质量的智能把关。
“当前,我们(wǒmen)正加速推进AI技术在智能(zhìnéng)制造领域的深度融合,重点聚焦视觉检测、数据分析和智能编程三大类产品,通过创新应用落地(luòdì)助力企业提质增效。”深圳市汇川(huìchuān)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汇川技术”)数字化事业部解决方案中心总监陈潇男说。
链主企业搭台,AI技术唱戏,助力中小企业实现从(cóng)传统人工决策向智能(zhìnéng)决策的转变。
“面对数字化浪潮,起初我们跟很多中小企业一样,面临着资金、人才等(děng)方面的难题,也(yě)有过不敢转的情绪。”谢凡说,让(ràng)该公司(gōngsī)实现向柔性制造跨越的一步,就是携手揭阳电信联合开发运营“5G制造大脑”平台。
谢凡介绍,上线一年(yīnián)来,该企业不仅完成全生产要素(yàosù)的数字化升级(shēngjí),更通过生成式AI模型的持续训练,显著提升生产效能。“比如,‘5G制造大脑’通过‘一物一码’、材料智能称重等技术,实现出入库精准管理,年均节省(jiéshěng)仓储成本超60万元。”
南方日报记者 许宁宁 昌道励 林雨萱(xuān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